不敢逾矩文集

作者: 李正中
不敢逾矩文集

登入會員,才能使用此功能 

出版社:蘭臺出版社
書籍原價: 680
優惠價格:612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出版時間: 2010年11月
ISBN:978-986-6231-13-1
人氣:

不敢逾矩文集-內容簡介

我要說的幾句話

這個集子,

只能說明作者過去在學術生涯的印跡,

如同過眼雲煙;

只有不斷勤奮和堅韌才能透露出新的碩果。

著名作家的作品,

開始是「成名」之作,

後來是「名人」之作,

我更喜歡讀

「成名」之作。

歷史告訴人們,華麗的衣服是裁縫做的;

官階是禮部制定是帝王封的;

等級不過是金錢的標誌;

而人品比黃金還重,

是無價的。

一個國家的學術思想,

代表一個國家的智慧才識;

一個學者的學問品格,

折射著一個民族的理性之光。

不敢逾矩文集-作者介紹

著名中國古瓷與歷史文化學家、教育家。

祖籍山東諸城,1930年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

北平中國大學史學系肄業,畢業于華北大學。

歷任天津教師進修學院教務處長。

天津大學冶金分校教務處長、教授。

天津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現任天津理工大學經濟與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

天津文史研究館館員。

天津市商業文化協會榮譽會長。

香港世界華文文學家協會顧問。

香港文藝家協會顧問。

不敢逾矩文集-序

今年是李正中先生八十华诞,也是先生从事教学与学术研究五十六周年。先生历届的弟子,特地将先生的论文汇编为文集,以表达对先生的祝贺。我刚从外地回津,就接到先生打来的电话,一定嘱我写序。作为学生,我哪有资格为先生的文集写序,但是,先生再三坚持,师命难违,遂冒昧提笔。

李正中先生祖籍山东诸城,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北平中国大学肄业,华北大学毕业。历任天津教师进修学院教务处长、天津大学冶金分校教务处长、教授,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现任天津理工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天津文史研究馆员,香港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顾问。

先生是一位勤奋的学者,半个多世纪来,笔耕不辍,成就斐然;先生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教授,先生不仅是教书,而是育人,几十年来,桃李满天下;先生是一位文物和古籍版本收藏与鉴定家,于陶瓷研究尤有独到之处,享誉海内外。中国古陶瓷研究是李正中先生倾注心血最多、成就最大的方面。先生对古瓷铭文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铭文题写的特点、款识、内容、字体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东汉、两晋以至明清古瓷铭文,做了全面系统的实录,从而为古瓷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史料。

先生不囿前说,多有新论,比如,前人一般认为,“大明年制”款只是明代晚期天启朝才有,而经先生考证,早在明代中期正德朝即已出现。先生的《中国古瓷铭文》于1989年在内地出版后,海峡两岸又先后出版了精美的图文本。对此,史学家周谷城先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该书“第一次系统地对古瓷做了科学的、综合的学术研究”。

先生的《中国古瓷汇考》于1991年在海峡两岸同时出版。该书突破了传统写作方法,以陶瓷色釉划分,按照历史时期,根据陶瓷色釉进行分析、对比。该书针对陶瓷研究提出“古瓷还原分析方法论”,并将古瓷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分为胎质、釉色、装饰、形制和铭文五个方面,从而为陶瓷研究提出了科学的鉴定方法。该书台北版于1992年参加了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这是内地学者首次参展的图书。

先生有关青花瓷的研究亦多有创见。先生系统研究了青花瓷的起源,各朝发展形成的不同风格以及如何鉴定等一系列问题,对唐宋元明清各朝青花瓷逐一进行专项分析,特别对陶瓷史上称为“空白时期”的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关于青花瓷的起源问题,国内外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唐青花说,宋青花说,元青花说。先生根据对青花瓷发展过程的深入研究,和对具体实物的分析鉴定,认为青花瓷的形成有它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从而提出了新的观点,即唐代为原始青花,元代为成熟青花,宋代则为过渡时期。1993年《中国青花瓷》在台北出版,同年该书参加了1993年度香港国际书展和美国ABA国际书展。

多年来,作为教授,李正中先生在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同时,一直承担着高校的教学工作。1991年,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指示,天津市有关高等院校均须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当时,先生分别在天津大学冶金分校、天津商学院、天津大学纺织分校以及天津化工分校(天津职业大学)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先生主编了《中国近代史简明教程》一书,并于1991年出版。该书按历史发展顺序阐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时期的中国近代史。该书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融为一体,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纲举目张,特色鲜明,针对性强,是一本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优秀教材。

这也是先生对高等院校教材建设的一份贡献。先生学识渊博,涉猎广泛,为了深入学术研究提供鲜为人知的论据,先生重视古籍版本的收收藏与研究,近期在台北出版的《中国宝卷精粹》,其中的孤本和善本书,为民间宗教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先生作为多年生活、工作在天津的学者,他早已把天津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天津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那个时代已渐远去,但是这些名人故居至今多保存完好。这些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记载了一般史书难以全部涵盖的内容。为了保存历史,便于人们对天津历史文化的了解,从中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先生近年又主编了一系列天津历史文化书籍。其中,《近代天津名人故居》一书,可以作为代表。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先生不辞辛苦,广泛搜集和占有资料,对出现的歧义,竭力考证,究其原委,使该书体现了亲历亲见和亲闻的特点。该书收入了在天津居住生活过的历史名人一百多名,对其活动及故居的建筑作了详尽的介绍,并配有清晰的图片。更难得的是,对每一所建筑均考证了当时的详细地址,并与现今地名对照,具有极高的数据价值。人们常说:“近代历史看天津。”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生的这本书,不但保存了天津的历史文化,也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因此,该书被天津市定为2010年馆配图书。

早年,我曾受业于李正中先生,先生讲课之清晰,教学之深入浅出,至今令我难忘。如今读着本书中先生的一篇篇论文,时光似乎倒流,我仿佛又坐在课堂中,聆听先生的教诲。先生为人谦和,尤其对年轻学子提携扶掖,对学术研究孜孜不倦,对工作一丝不苟,一直令我敬佩和感动。因此,我不揣浅陋,写了以上文字。

李梦芝

2010年8月于天津

《不敢逾矩文集》

孔老夫子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下生于民国十九年(公历1930年),今已耄耄之年,虚度八十哉。祖籍山东诸城,幼年在日寇铁骑下东北长春生活,青年时代就读北平中国大学史学系,追求真理和进步,学生时代参加开国大典为标兵,毕业于华北大学,本应按“离休高干”待遇,因本人无德、无才、无能,自不量力,却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擅自要求深造学习”,故按“退休”。时至今日,心境难言如明月,离休可望不可攀。俱往矣,无怨无悔,一点浩然气,何苦论是非。

如今对孔子先哲上述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我之所谓“从心所欲”者,非权、非财、非名、非利,乃潜心学术、邀游书海,教书育人也,古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自勉无愧古训。年青时,学专业、搞研究,遭白眼、受批判、拨白旗、下农村、“再教育”,不间断的狂潮汹涌的批判运动,早已使身心疲惫神经麻木,不知何谓“从心所欲”,只知“听话”、“服从”、做老人家的“驯服工具”。

奢谈“人格”者乃“自由主义”;妄言“人性”者乃“资产阶级”。伟大的“横扫四旧”,烧光“封建圣贤经”,全民只读“红宝书”、“早请示”、“晚汇报”、“忠”字舞人人跳。“每月25日,排队借粮,整日奔波,夹着尾巴做人。不知何谓“辱”何谓“荣”,奢谈什么“从心”,又怎敢“逾矩”?经过伟大的“史无前例”,幸存至今,鬓发已白,牙齿脱落。平生无大志,只求有一技之能,为教育献终身。

唯信良史有正义,故不敢随波逐流;只肯做事尽力求无愧于心;老有所为,不问得失;老有不为,岂能欺心?时代之轮,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翻云覆雨,昨日“打手”今日成了“领导”和“专家”;前天的“鼓手”如今变成“作家”称“英豪”;只有“受害者”,未见“忏悔人“;胞兄写“外文”,亲弟来“译著”,未见一本专著,却评“教授”当“祭酒”。何处论公平?阅世观化,随处皆有使人心态不平衡之事,有人嗟怨,有人浩叹。我的原则:只有不平才有发愤,自知者不怨人,一生心事在育人。相信时代进步如巨轮。君不见,当年“副统帅”,今天“狗屎堆”,过眼云烟身外物,何苦去寻求?谢绝无关紧要会,少听帮闲讲废话;不随波逐流“作秀”出风头,除非被真诚邀请,与专业有关,学点钱钟书拒绝加入《中国当代文化名人》的精神;少些兼职、挂名;谢绝公款吃喝宴请,互相吹捧;更不参加拍马厚颜无耻逢场作戏颂督邮。何必到处夸耀自己“过五关”,忘了也曾“走麦城”。淡泊荣辱,不以物喜,自然超脱,面对一切,坦然处之,心态健康,勿忘知遇报恩情,无愧过一生。

今逢盛世,友生皆俊秀,硕果叠叠,不忘师情,汇编愚师残稿,欢聚杏坛,余自愧布衣“只有状元弟子,没有状元老师”。友生问我有何追求?余自答:“劝己不用镌顽石,弟子人行口似碑”足矣。如果还追问还有何求?只能坦白相告:人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向别人诉说自己内心的痛苦;一个不能从灾难中总结并吸取教训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我的心愿是继承文学泰斗巴金前辈的遗愿,希望有一天能够建立“文革纪念馆”,让我们民族能够永远记取那惨痛的血泪,也为子孙后代真正留点真情。届时建馆勿忘告乃师。

李正中 庚寅年伏月 於古月斋

不敢逾矩文集-目錄

032 不敢逾矩八十抒怀…………………………………李正中

034 序言…………………………………………………李夢芝

042 建國以來中國古陶瓷研究概述

050 中國古陶瓷與明清史研究

057 紫砂壺的收藏與鑒賞

061 明清紫砂壺款識考

073 清代及民國紫砂壺鑒賞

092 明大彬壺及其款式

094 紫砂壺趣話

096 中國古瓷銘文的字體和款式

118 “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新解

123 最早的陶質六博棋

125 爽神益睛陶瓷枕

127 中國古陶瓷研究的幾個問題

130 瓷器依託款

132 鮮豔奪目的唐三彩文化─唐三彩百年祭

138 唐三彩與釉馬

140 唐三彩與婦女審美觀

142 宋三彩與遼金三彩

156 熠熠生輝汝窯瓷

158 文物瑰寶哥窯瓷

160 元代青花雲龍象耳瓶

164 清代仿鈞瓷

167 外銷古陶瓷包裝法一絕

169 官窯與民窯

171 新石器文化與彩陶郵票

173 印章及其對書畫的鑒別

175 金磚瑣談

178 紙上寶石

180 閒話收藏

184 “五四”前後的兩封書札

186 袁世凱統治時期的第一份判決書

188 湯化龍的最后一封信

190 黎元洪的“取息函”

192 一份江蘇銀行民國時期的“信用透支據”

194 一級珍品地方公債券

196 票證的品味

198 日記的史料價值及其著錄

213 年譜的史料價值及其著錄

223 方志的文獻價值及其著錄

231 清代的奏折及其史料價值

238 筆記的史料價值及其著錄

241 歷史檔案的價值及其收藏管理

244 書信的名稱及其價值

252《紅樓夢》瓷器考辨與史證

258 從胡適對《紅樓夢》的評價說起

260 曹雪芹小照及其塑像

263 錢鐘書談《紅樓夢》

266 名家筆誤與誤導

269 “方法的自覺”值得借鑒

272 附:贊同“方法的自覺”

276 青衫與黃馬褂

278 雍正死因及其新說

280 乾隆讓位

282 從乾隆帽珠說起

284 懿貴妃怎樣得到消息

285 解讀天國悲劇

301 戊戌變法研究需澄清的問題

304 孫中山與香港

307 孫中山與民國國旗

308 胡適反唇相譏蔣介石

310 西南聯大的教授和校歌

313 黎紹基情系南開

315 香港回歸與三個不平等條約

319 澳門回歸

324 鄧小平對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的貢獻

329 鄧小平同志對廉政建設理論貢獻

332 干部品德的時代內容及特征

335 開拓社會科學研究新局面

340 社科研究要有時代精神

344 以科學態度搞好文字改革

346 人的素質散談

349 心靈美與文化積澱

351 中國傳統倫理與現代家庭社會理念的激蕩

358 傳統倫理文化需要融入當代意識─兼論孝文化與家庭和諧

364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重在學習和落實

367 嚴複─啟蒙思想教育先驅

370 諄諄教誨:不矜不伐 有猷有為─憶恩師周穀城教授

372 甲骨奠基 儒雅風範─紀念天津文史館建館55周年緬懷前賢第一任館長王襄先生

377 宮白羽武俠小說的名世及其內心的自責

382 李駱公磚刻《蝶戀花》

386 李世瑜先生對民間宗教文化的貢獻及其寶卷學的建立

390 身去音容在光啟照后人─思念同窗張仲

395 中國近代史簡明教程前言

399 南市文化風情前言

402 當代做人做事箴言序

403 21世紀商業營銷發展戰略前言

405 近代天津知名工商業前言

407 附:喜讀《近代天津知名工商業》

408 企業家奮鬥之路

410 深入淺出史家絕唱─讀《中國史入門—顧頡剛講史錄》

414 坎坷的歷程 英雄的城市─讀致力于愛國主義教育的《沽上春秋》

417 南炳文教授新著《明清史蠡測》評介

419 明帝列傳研究的新收穫─讀《弘治帝》

422 王老漢的心思─讀王輝新作《沒有贏家》(附王輝先生自白)

425 人生價值何在─談《中國傳統美德與跨世紀青年》出版

429 喜讀《圖說中華德行》

431 附庸風雅:我的陋室“古月齋”

434 后 記

438 李正中教授著作目錄
 

不敢逾矩文集封面-博客思網路書店

登入會員,才能使用此功能  
  1. 單筆購物2000元以下,運費100元;單筆購物2000元以上免運費。
  2.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若您發現購買的書籍有瑕疵,麻煩請您留言或是電話詢問後續處理方式。
  3. 商品換貨時,麻煩請您留下購買書籍的郵戳或是收據做為憑據。
  4. 若需要團體訂購,我們有專人服務。來電請洽博客思出版社:
  5. 電話:02-2331-1675 / 傳真:02-2382-6228 / 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8:00
留言與分享:
會員登錄
正在載入,請稍候...
用戶名:
密   碼:
驗證碼: 看不清?點擊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