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喜人家-出版內容簡介
《羊喜人家》內容簡介
羊喜窩,是當地居民給波羅汶溪上游村莊的愛稱,作者以回憶在那一個村莊曾經生活過的人,曾經發生過的事,重新與那個時代的人對話。
不只是看到一代人的生活,而是一個傳統的文化的縮影,投射在這個村莊上。儘管身處艱困的環境中,每個人都還是那麼的勤奮的工作。即使大家或多或少有些小缺點,也變得可愛了,正是那個時代共同的過去。
共同生活的一群人,雖然沒有血源的關係,但彼此互相幫忙,互相尊重,就都是一家人。
羊喜人家-作者介紹
《羊喜人家》作者簡介
黎清勝
五十四年次/新竹縣/客家人
湖口國小/湖口國中/建國中學/中央大學電機系/交通大學光電所
華邦電子/中強光電/茂達電子/顥天光電 IC設計工程師
《羊喜人家》是他的處女作
羊喜人家-序
【推薦序】過往,未來
懷舊是美德!你正在帶大家一起來懷舊,把童年往事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抓住時空的記憶,不讓時間和空間的流轉,而失去美好的事物! 你的文筆流暢,涵蓋層面廣闊,必定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
恩師 鄭文鎮
本書從第一章青瓦土牆、第二章紅磚瓦舍,到第三章路邊人家,作者生動的筆觸描寫當時生活在羊喜村莊的回憶,透過這些文字,相信可以勾起許多湖口人的記憶。書中寫到和家人之間的日常,互相包容、互相扶持,一家人緊密的情感連結,看到的不只是一家人的生活,也是在地文化的縮影。本人很樂意寫推薦序,讓讀者從文字中領略小鎮的風土民情。 志華很高興藉此介紹湖口鄉概況,本鄉人口數約八萬人,大致分四個區塊:新湖口、老湖口、湖口工業區以及營區,擔任鄉長一職深入每個村莊,湖口是個具有多元豐富樣貌的地方,有鄉下樸質的寧靜與工業城市的快速,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體驗不同時節的湖口之美。
湖口鄉長 林志華
我的祖母是客家人,因此我也有客家的血源。我跟作者幾乎生活在同一世代,對於描寫的傳統的客家生活特別有感,也讓我回想起小時候與祖母生活的點滴。政府應該鼓勵這方面的創作,讓優質客家的文化傳承。書中提及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彼此互相合作,面向未來,這是當前國家最需要的族群融合。我非常贊同作者的想法,因此推薦本書給當代年輕人,可藉此重溫父執輩的生活,像似自己多活了那些年。以開闊的胸襟面向未來,接納多元文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 陳科宏
現在我們可以輕易地使用手機拍照加定位來儲存美好的瞬間,但是年少記憶加上大腦逐漸成形中的感情,是無法言喻的甜美回憶,更何況是家族的成長累積生活回憶。作者是我大學同學,也是室友,大學時到過「路邊人家」的水泥樓房,第一次品嘗客家口味的粽子,至今仍印象深刻。
很高興閱讀室友的點點滴滴回憶,雖然我只參與室友回憶中的極小部分,但卻能完全體會「羊喜人家」的溫馨和樂,另外也發現室友的聰明原因,乃是被撞之後,功課開始變好。很高興室友能夠留下這一本精彩的生活化寫實,有點像是「佐賀阿嬤」。提醒我們感動的事,就在周遭,也是最容易被遺忘。
中央大學電機系特聘教授暨光電中心主任 辛裕明
我跟清勝都是五十多年次,在那個年代,閩客族群對我這個出生在台中市,寒暑假混大甲溪的閩南小孩是完全無感的。在拜讀清勝“非常有畫面的”文章,很意外的發現我們彼此在小時後的生活是如此的類似。三合院,田間生活,只說日語和台灣話的祖父與舅舅,在外婆家們前小水溝隨手可得的螃蟹,每天要餵豬吃的地瓜葉,似乎都可以在清勝的隻字片語看到共同的回憶,果然我們都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台灣小孩。
客家人非常團結,注重傳統,非常孝順,而且很聰明。這是從岳母,同學, 與研究所室友帶給我的深刻印象。尤其三十年前從台中市遷徙到新竹科學園區,客家文化與美食給我的衝擊很大,這些不一樣的體驗在在都讓我覺得新竹是個人文薈萃,族群融合的好地方。不過比較遺憾的是我一直埋首工作,沒有機會能夠有系統的認識客家文化,直到拜讀清勝文筆,其細膩的文字描述,完整提供讀者一個沉浚式圖像,彷彿把大家拉回到四十年前的回憶。比較難能可貴的是字裡行間不斷傳達的客家價值與文化傳承,讓讀者可以充分體認到身為客家人的驕傲,這是我從清勝的文章中獲得的最大收穫。
聯發科技 多媒體研發本部總經理 王繼輝
讀完作者的故事,讓五十年代出生的我不禁回到往日時光,歷歷如新呈現腦海中。在作者細膩文風與栩栩如生的描述中,讀者不難去想像當時生活的點滴,特別是客家文化之多元面向,從食、衣、住、行等生活中的樣態、純樸善良的性情,以及勤儉持家刻苦耐勞的傳统美德,勾勒出一篇篇讓人回味無窮的農村日記。除了推崇本書的自然樸實及耐人尋味,亦可透過作者描述,憶起五十年代農村生活貌樣。
光磊科技總經理黃年宏
生於五、六零年代是一個幸福時代,因為承襲著父執輩的辛勞結晶,又扮演著經濟起飛的奮鬥角色,奠定給下一代更寬廣的一條康莊大道。就是需要有此般的感恩之情,記錄點滴足跡。自己的棉薄之力,可讓生命的意義永續傳承。一樣是生長在那個年代的我,也總是想著能夠留下甚麼給予後人,看了「羊喜人家」之後非常有共鳴,非常值得推薦。
顥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文機
我與清勝是早年工作上的同事,彼此年紀相仿,也同是農家子弟出身,對於書中描述的情節相當能感同身受。很驚訝於清勝有如此豐沛的文筆,將從小的生活情節描繪的歷歷在目,好像昨天才剛發生。如果不是他對於從小生活的土地及親人有相當深厚的感情,是不可能寫的如此清晰。
書中也看到了客家人團結合作的精神,以前物質生活雖不寬裕,彼此互相幫助,精神上卻是充實的。我常想我們父母生長在物質貧乏的年代,養成了刻苦耐勞的精神。父母辛苦工作以栽培我們,我們看到父母的辛苦也從小知道要努力,我們躬逢台灣經濟起飛,科技業發展的年代,生活比以前充裕許多。到了這一代的年輕人,因為物質不虞匱乏,反而缺少了奮發向上的精神。
本書剛好適合年輕一代閱讀,可以緬懷前人的辛苦,飲水思源,惕勵自己。年紀大一點的讀來可以回味小時的生活,對於非客家族群來說,可以認識客家習俗。本書對於客家文化的介紹與保存很有貢獻。
科學園區工程師 紀曜廷
清勝叔感念、感謝、感恩父母(立順叔公賢伉儷),秉持客家人「硬頸」打拼精神。做父母的人,寧願自己生活上節儉度日,工作上再艱辛也要熬過去賺得經費,但是對小孩的養育、教育,絕不輕忽。
清勝叔對父母親為家庭的付出,銘記在心外,更以著作「羊喜人家」來代表衷心的感恩。也讓自己的子女,了解「阿太」、「阿公、阿婆」那個世代生活的點點滴滴,是那麼不容易外,更讓我們珍惜現今所有,並把握融和的情誼。清勝叔懂得即時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先祖行孝順感恩緬懷之禮,對子女行惕勵教育行為,為宗族宗親學習。
此著作紀錄著民國四十到六十年代前生活寫實外,更有子女對祖父母、父母長輩付出的種種回憶。勾起舊時農村子弟的共同記憶,值得大家一同來閱讀品味。
新竹縣黎姓宗親會理事長 黎永欽
羊喜人家,是作者獻給最親的家人和居住的莊頭,真摯情感的表達。篇篇都是精彩的故事,有溫馨,有熱度,足以鼓舞後代家族子弟。期盼透過這本文集問世,能讓更多人別忘記身邊的親人!
世界客屬總會秘書長 黎原胡
大弟很用心寫這些文章,讓我回憶起小時候生活的點滴 ,真的很感激! 身為家中老大的我,小時候和弟妹間相處融洽,印象很深刻。記得我結婚時,大弟才國小四年級,轉眼不知不覺間四十多年過去了。這段時間,感激弟妹對我的付出與體諒,更感謝爸媽的養育之恩!
大姊梅英
看了你的文章後,感動的哭了。內心五味雜陳,感觸良多,農村純樸的簡單生活,家人相處和樂融融,不計較,實屬難能可貴。父母親的再苦再累,也沒有餓著子女的用心。父母恩大於天,所以我們要更加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這本書,很值得給現在孩子們的學習教材,值得大家分享。
二姊秀連
大弟很用心寫得有聲有色,回想小時生活一點一滴猶記在心。姊弟我排行老三,我沒吃到苦,因我有親愛的父母親的疼愛。我一生中最感驕傲的是爸媽雖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卻能教養出那麼好的子女。爸媽的恩情,我感恩在心。姊弟們更要珍惜感恩,今生有緣成為一家人。
三姊秀春
靜下心,閱讀這本書,記錄著過往歲月的痕跡。小時的回憶,姊弟間的扶持,父母辛苦的養育我們,才能有今日的你我。很值得現在子女認真仔細去讀,因而更加感念父母恩,感念兄弟姊妹情! 能成為一家人,珍惜得來不易的緣份!
小姊姊秀菊
這是一本紀錄過往時事的書籍,書裡有歡笑、有淚水、還有小時候的點點滴滴,讀後讓我憶及過往,感謝哥哥用心的寫作,讓我們都有很好的回憶。我推薦四、五、六年級生,也一起來重溫生活在那一個年代的感覺!
弟弟文勝
【自序】溫暖的家
我們有個溫馨可愛的家。客廳的一角,擺放一張檜木的長方形餐桌,它是深褐色的木質花紋。正上方的天花板,垂掛著紅藍黃三種顏色的酒杯形吊燈,由高而低依序的排列。餐桌的牆面,有一塊約二公尺正方形的鏡子。吊燈一打開,在鏡面反射下,溫柔的燈光讓餐桌頓時更加溫暖和明亮。
我們這小家庭共有四個人,我、良妻、一個大女兒庭庭,及一個小男生樂樂。在各自忙碌的生活中,我們會利用在餐桌上吃飯的時間談天說地。這本「羊喜人家」,就是收集這些餐桌邊聊天,我的小時候生活在羊喜村莊的回憶。透過這些回憶,可以提供一個視角,呈現那個年代的生活。
這個得天獨厚且非常美麗的村莊,位於羊喜窩的山下。在台一線縱貫路旁,與波羅汶溪交會的地方。波羅汶溪,提供村莊最初開荒拓地所需的水源。村莊臨河而起,南面正對著波羅汶溪,其他東西北三面,被竹林所環繞著。竹林之外,周圍全都是農田。從羊喜窩的山頂俯瞰,整個村莊佔盡地利之便。外貌輪廓儼然像一座城堡,以竹林當作城牆,而波羅汶溪為護城河。
在石門大圳完成後,引水圳到村莊的東北角分流。一股水流過村莊的東邊,與波羅汶溪合流。另一股水,從村莊的北邊,流向西邊,再與波羅汶溪水會合。此時,整個村莊外圍,被二股水包圍,從人類選擇棲息地的角度看,是最適宜居住的環境。
我的曾祖父母很有眼光,選擇在此交通要道及水源地旁定居下來。這裡與台一線相近,往來方便。四週農地,緊臨溪邊,有如此好的生存環境。在天時、地利、人和的互相搭配,辛苦工作必能有所獲,全村莊的後代子孫,也得以衣食飽足。
一百多年來,我的曾祖父的四個兒子,及其後代家族在此安身立命。我出生時,一起與我的祖父住在村莊三合院左二側的「青瓦房」。我的祖父有三個兒子,青瓦房空間不足及獨立分家。我與爸爸住進了青瓦房旁加蓋的「紅磚瓦房」。之後,我們家姊弟們陸續長大,爸爸選在村莊外圍靠近馬路邊,蓋了二層的水泥樓房,因此我們家成為「路邊人家」。一直到高鐵興建及底下的馬路擴寬,我們家才搬離這個村莊,在自家的田地蓋起新家。
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前幾代的長輩,都是吃蕃薯籤長大的。世代務農,靠天吃飯。當波羅汶溪水源不足時,只好種地瓜,蕃薯籤就成為他們那一代的共同記憶。我出生時正好碰到石門水庫建成,石門大圳的水源,讓農村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部份田地開始種稻。
種稻使用人工,體力活特別多,我還小所以不必做田事,沒吃什麼苦。耕田的收入讓家庭生活條件,逐漸的變好。又剛好遇到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有了上學念書的機會。早出生幾年,恐怕只有做苦力的份了。經濟狀況的大幅改善,反應在居住房屋。在小學及國中階段,我先住在青瓦泥牆的房屋,然後住在旁邊加蓋這紅磚瓦房。到了高中階段,我們換新家住現代化的水泥樓房。短短二十年時間的變化,可相抵之前好幾代人,才能夠累積的改變。這麼特殊的這一代,有機會經歷這樣劇烈的轉變,親身參與進步的軌跡,只說是很幸運。
回憶在那一個村莊曾經生活過的人,曾經發生過的事,以了解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感覺,重新與那個時代的人對話的一段歷程。更深層的意義,不只是看到一代人的生活,而是一個傳統的文化的縮影,投射在這個村莊上。
我所認識這個村莊的人,是那麼的善良。有儒家「修己內省」的觀念,落實在生活上,要求自己刻苦,只要勤勞耕作,就不怕沒飯吃。有道家「敬天法祖」的觀念,天地為大,人應該順應天理,拜祭祖先。有佛家「活在當下」的觀念,每一件事都是美好生活的實踐。而「儒道佛」是中國傳統價值體系,最重要的構成要素。
傳統文化,在上一代的生活中親身實踐,是最有溫度的文化傳承方法。幾千年來「儒道佛」文化資產,代代相傳,鑲嵌在我們血液裏,就像是一個大染缸,只要是在這一片土地成長,都能受到滋潤而成長。
一百多年來,這個村莊平淡質樸,有著大自然最真實的美。我的曾祖父母的後代家族,在這裡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天接觸的是地瓜、稻米、青菜和各種農作物,看到的是需要務實的耕耘。長輩的汗水,換來生活的豐衣足食和生命的傳承。在鹹裏透苦的歲月,辛勞是生活的日常,但伴隨著一份單純的快樂。儘管身處艱困的環境中,每個人都還是那麼的勤奮的工作。即使大家或多或少有些小缺點,像是太節儉,「省的像老油條」,也變得可愛了,正是那個時代共同的過去。
這個村莊有大人慶祝豐收的談笑聲、孩童玩耍的嬉鬧聲、雞啼、狗吠、牛鳴、豬叫的背景音樂等,彷彿是一座人生的舞台。當他們面對著人生各式各樣的問題,上演著不同的解決方法。不管結局如何,其中都參雜酸甜苦辣的味道,但一切都是美好的。
那是個距離我們說近不近,說遠不遠的時代。透過文字,在我的眼前是一個懷舊的時光。紀錄在這裡的生活,對於未曾經住過的人,看那個時代生長的人,是怎麼樣的生活;或曾經住過的人來說,重溫一下這感覺。就好像撥開一層面紗,前往陶淵明心中的世外桃源,或是柏拉圖心中的理想國。彷彿是看見一群善良又單純的人們,一起為他們自己美好的生活打拼。
從回憶中尋找內心最原始的感動,在生命中閃過的畫面,加以梳理紀錄,就能從有限創造無垠,讓它隨著時間而奔流。回憶過去,追溯觸動內心的畫面,讓自己感恩。在當下,能接受現在的自己。面對未來,探索怎麼樣讓自己過的更好。當我提筆寫時,像是踏上回首往事的一趟旅程。在未來的時間,回首一眸,將充滿了喜悅。
生命是連續的,經歷過的人事物,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的兩個小孩,他們是我生命的延續。我的過去,他們來不及參與,但是可以藉由這本書而知曉,就像多活了這些年! 當他們有一股好奇心在看這本書時,我覺得花費這些撰寫的時間很值得!
這也是要獻給 我最親的家人,他們都對我照顧備至,是我最感恩的人! 記住他們的好,讓我的小孩也知道,我們這個家族是如此有緣又有情的一家人。
#出書請找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羊喜人家-目錄
《羊喜人家》目錄
推薦序 過往,未來 8
自序 16
第一章 青瓦土牆 21
1. 羊喜人家 22
2. 青瓦常青 29
3. 媽媽的青春 36
4. 庭院滿芬芳 43
5. 家門前的小溪 54
6. 溪邊的菜園 61
7. 村莊的伯公 68
8. 京兆堂傳家 73
第二章 紅磚瓦舍 79
1. 紅瓦往事 80
2. 黃梔與洋菇 87
3. 家中有豖牛 93
4. 那麼的種 101
5. 仰般收穫 107
6. 禾埕風雲 114
7. 入年假味 122
8. 打粄頗羅 132
9. 滾編紙炮 139
第三章 路邊人家 145
1. 路邊人家 146
2. 姊弟與我 151
3. 祖父母同住 159
4. 喜迎小寶貝 166
5. 散步慢活 171
6. 高鐵來了 178
7. 田中之家 185
8. 幾許菜畦 192
9. 都是一家人 199
後記 206
羊喜人家-內容連載
祖母規定媽媽煮飯時,米飯與地瓜籤的混合比率是一比三,一碗米要配上三碗地瓜籤,整鍋飯地瓜籤佔一大半。因為地瓜是自產的,而米要外購,多加一點地瓜籤,可以省成本。二嬸煮飯比率也是一比三,但是「舀一碗米時,手上還要再抓一把米混進去」,所以輪她煮飯時,我們小孩很高興,因為這餐米飯會特別多。
大人們在田裡忙得時候,二姊在家幫忙先把媽媽備好的米煮熟,一時貪玩沒注意燒焦,被祖母教訓一頓。等到媽媽回家,對著二姊說:「臭火答的飯,很難吃哦!」
媽媽在大鍋灶要炒菜,我們這幾個小孩子幫忙加火,又再猛放樹枝葉子!灶邊熱烘烘的,媽媽說:「別玩了,菜跟飯一樣,也要臭火答」,惹得我們大笑說:「臭火答的飯配菜,真夠味!」然後才把灶門打開,讓火透透氣,嘴巴向著灶裏,吹氣「呼~呼~~呼~~~!」要將火降溫下來!
媽媽添飯時,會特別將地瓜撥開,多添一點米飯給我們幾個小孩吃。吃飯時間也總比我們慢一拍,他說:「地瓜籤加上菜湯攪一攪,很好吃,咕嚕咕嚕一下就吃飽了。
- 單筆購物2000元以下,運費100元;單筆購物2000元以上免運費。
-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若您發現購買的書籍有瑕疵,麻煩請您留言或是電話詢問後續處理方式。
- 商品換貨時,麻煩請您留下購買書籍的郵戳或是收據做為憑據。
- 若需要團體訂購,我們有專人服務。來電請洽博客思出版社:
- 電話:02-2331-1675 / 傳真:02-2382-6228 / 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