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首頁 > 網路書店暢銷書 > 心靈勵志 > 為理想而奔馳──一個大學教授的夢

為理想而奔馳──一個大學教授的夢

作者: 黃炎東
為理想而奔馳──一個大學教授的夢

登入會員,才能使用此功能

 
出版社:博客思出版社
書籍原價: 350
優惠價格:315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出版時間: 2017年4月
ISBN:978-986-93783-3-8
人氣:

為理想而奔馳──一個大學教授的夢-出版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黃炎東教授半生從事政治、媒體與法律教學研究,曾上過萬言書針貶時事,對台灣當下困境及台灣未來出路,除了憂心之外,更提出可以改善的道路及發展的方向;並期望國人須保持樂觀進取,認為人生有夢最美,夢想乃是人生奮鬥的能量根源,但無論是築夢還是實現夢想,都必須努力去實踐,堅持不懈地勇往直前,為了達成目標,即使前路充滿荊棘、顛簸坎坷,亦不可忘了當初築夢的初衷,當堅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堅定地排除萬難達成目標。

本書便是作者將自己的經驗與讀者分享,期待共同開創台灣更為美好之新境界。

為理想而奔馳──一個大學教授的夢-作者黃炎東介紹

學歷:屏東師範學校畢業

輔仁大學畢業

臺灣大學法學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法學博士

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政府系、日本東京大學客座學者

經歷:中央警察大學專任教授兼公關室主任、圖書館館長

世界警察博物館館長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兼任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管系兼任教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兼任教授

崇右技術學院專任教授兼財法系主任

崇右技術學院講座教授、副校長

衛生福利部法規委員會委員

國立中山大學行政主管班講座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班(台灣民主法治教育與國家永續發展)專題講座

為理想而奔馳──一個大學教授的夢-目錄

鐵肩擔教育,一個想突破台灣困境的教授夢! 黃茂德 推薦 i

為摯愛,大聲疾呼! 作者序 iv

為教育理想而奔馳之心路歷程──從崇右技術學院通過教育部評鑑並積極籌備升格科技大學談起 vi

閱後《突圍,新平庸年代》的思維 黃茂德 撰 ix

永遠站在歷史正義的一邊 xii

牧童變教授分享「吃苦」 潘煥宗 撰 xx

學海縱橫開新頁:拜讀黃炎東老師大作《管理哲學與管理策略》有感 詹景陽 撰 xxi

第一部 生活與家庭

1.四十年前椰林大道父親的背影 2

2.我為何選擇了他? 林玉葉 撰 4

3.哪裡有真情,那裡就是我的故鄉──從2016年4月4日回鄉省親談起 7

4.木瓜園下的沉思與感言──我以曾從事師範教育為榮 12

5.最大的幸福在於我們的缺失得到糾正 15

6.父親衷心的祝福與期許──對姻緣千里一線牽,有緣人美夢成真,終成眷屬之感言! 17

7.父親永遠的祝福與期盼 21

8.一場溫馨感人深具教育意義之婚禮 25

第二部 警政與教育

1.警政教育生涯之回顧與前瞻──任教警大,「誠」是安定社會的力量 30

2.一流的文章一流的見證──拜讀「梅校長可望博士九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警政、法治與高教」乙書感言 32

3.親自參與戰鬥,才配稱真正的學問!──敬悼一代警界巨擘顏世錫先生 36

4.師恩浩瀚永銘心田 39

5.讀大師名著憶恩師 42

6.理由再多 犯罪就是犯罪 46

7.領導有方,專業及愛心教育後學! 48

8.參訪中正大學之行,深感學風令人敬佩! 52

9.校園義工隊參訪中央警察大學,傳遞愛心人情味 56

10.順應時代潮流趨勢,開創優質警政教育 58

第三部 公共關係與警民聯防

1.公共關係與警民聯防之研究──以日本警民聯防制度為例 64

2.亦師亦友的黃炎東教授──一位有善心、有愛心,永遠為警察發聲的老師 楊哲昌 撰 139

第四部 憲政與司法

1.淺論我國憲法沿革與未來展望 144

2.我國憲政體制何去何從 150

3.新世紀台灣憲政體制發展之研究 155

4.民主十字路口的憲政抉擇 188

5.司法審判之目的在於正義之實現 194

6.日本能,台灣當然能──為邁向更為公平正義的現代化司法革新再奮進 197

7.從憲法法理評議死刑執行的爭議 199

8.見證新世紀法學論著問世的心路歷程──讀黃炎東教授新著《新世紀刑法釋要》與《新世紀刑事訴訟法釋要》 陳恩典 撰 202

第五部 開創全球化醫學與人文融合新境界

1.台灣之光 淑世之福──從恩師郭萬祐教授獲頒美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榮譽院士談起 李達彬 撰 206

2.追求全球化一流頂尖的醫學專業與醫療體系之管理 210

3.為提昇更具人道關懷醫學教育而奮進──對中國醫藥大學【重返史懷哲之路】醫學情境教育之感言 214

第六部 組織與管理

1.組織衝突、危機管理與企業經營管理策略 218

2.從管理哲學之觀點論國家政府機關或企業組織拔擢運用人才之道 234

第七部 釣魚臺列嶼與南海主權歸屬問題探討

1.釣魚臺列嶼主權歸屬問題之研究──從歷史與法理層面分析 250

2.南海主權到底是屬於誰的?──從歷史與法理層面探討南海主權之歸屬 275

第八部 社會與時事

1.強化全面治安網──有效保障人民憲法之基本人權 302

2.讓老師與學生能看到更為美好的明天──給長年默默奉獻教育志業的老師們一個愛的鼓勵吧 310

3.大學生追求理想與現實之平衡點 312

4.論大學就讀科系與人生理想志業之追尋 314

5.教育、企業與真理之追求 316

6.邁向更為優質校園學習環境新里程作見證──對內政部警政署與教育部共同舉辦校園周邊安全走廊服務站啟動之感言 319

7.優質的警界與精彩的藝術人生──從參加第一屆十大傑出金警獎暨終身奉獻獎表揚大會談起 323

8.媒體、政治、法律與倫理道德之核心價值與實踐功能 327

9.一個大學法學教授在2016年總統、立委選後的省思與展望 330

10.為中華民國建構長治久安的憲政體制 333

恆春古城文化推展協會創辦人黃茂德─推薦序

鐵肩擔教育,一個想突破台灣困境的教授夢!

黃茂德 推薦

黃炎東教授出身於屏東農村,憑藉父親良好的身教及本身堅毅的性格,終於完成博士學位,並且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法政學者。這本「一個大學教授的夢──開創台灣新願景」是將黃教授過往所發表的文章與論文,輯合成冊。依其內容,大致上可以分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警政與法治、政府治理與國家願景,三個部分,涵蓋的範圍廣泛且深入。藉此,我們可以看到一位知識分子,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出深刻的註解,並且身體力行;令人敬佩,更值得效法學習。

其中,有關我國刑法及刑度的探討,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原來,我國的刑法源自於清末,承襲歐洲的刑法制度而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刑度不是很高。但我國缺乏歐洲的社會教育與宗教背景,加上民眾普遍教育水準的落差,所以將歐洲的刑度標準搬到我國,自然不是很合適。而歐洲這幾年的刑法,因應社會條件的變化,逐漸提高法定刑度;反觀我國,卻一直沒有檢討,使得民眾對於司法產生不信賴感。黃教授特別舉出英國、德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為例,對於重大犯罪、累犯等,提高量刑;並對假釋,訂定更嚴格的條件,以提高刑法的威嚇力。反觀台灣,遲遲無法對於不合時宜的法令及時修正,而常使社會付出慘痛的代價。黃教授呼籲政府檢討司法刑法政策,統合檢、警、調科學辦案的能力,以有效打擊犯罪、讓人民能夠安居樂業。我想,這絕對是全民的期望與共識。

而死刑存廢,也是近來社會熱議的話題。一些令人髮指,泯滅良知的罪行,總是會出現於媒體版面。而審判定讞的結果,多半是加害者「仍有教化可能」,最終處以無期徒刑。讓受害者家屬留下永難癒合的傷痕,也重擊社會大眾對司法的信心。我十分同意黃教授的觀點:對於已經定讞的死刑犯,依法執行,行政單位不應該基於自身理念反對死刑,而予拖延消極不作為,這是怠惰,更遑論依法行政。

其次,我國既仍未廢除死刑,對於非常重大的犯罪,就應該處以死刑,而不是單從加害者的角度,而忽略民眾對於彰顯公平正義的呼聲。

也許廢除死刑是未來的趨勢,但在我們社會氛圍、人民素質無法達到理想的水平,社會共識尚未形成之前,實在不能貿然廢除死刑。除了持續教育民眾尊重生命、提高國民道德素養之外;更應該嚴謹地看待死刑的構成要件與訴訟程序,同時從犯罪心理、法律道德,深度思考適合的配套措施,一方面不流於報復性情緒,一方面兼顧受害者的傷痛,使二者達到合理的平衡。

綜觀全書,我們可以瞭解到黃教授是一位慈愛的父親;是一位知識淵博、治學嚴謹的學者;更是一位針貶時政、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知識份子! 目前正當台灣發展面臨瓶頸、前途渾沌之際,「一個大學教授的夢──開創台灣新願景」恰能適時提供指引,讓我們沉澱思緒,重新省思台灣如何突破現狀、面對接下來更艱巨的挑戰。

恆春古城文化推展協會創辦人 黃茂德

自序

為教育理想而奔馳之心路歷程──從崇右技術學院通過教育部評鑑並積極籌備升格科技大學談起

人生有夢最美,夢想乃是人生奮鬥的能量根源,但無論是築夢還是實現夢想,必須努力去實踐,堅持不懈地勇往直前,為了達成人生夢想之目標,即使前面的道路是充滿荊棘、顛簸坎坷難行,亦不可忘了當初築夢的初衷,當以「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毅力與恆心,堅持夢想,堅苦卓絕、排除萬難地去完成。

筆者出生於南臺灣屏東恆春海角七號旁的車城鄉海口一個小漁村,在那窮鄉僻壤的窮困環境生活過程中,總有很多夢想的湧現,開始總希望有一天我會變成一個老師,給小朋友說很多故事。每當颱風來襲時,我就夢想我們住的茅草屋能因我有好的工作,增加收入,好好蓋一棟堅固的房屋,讓父母及兄弟姊妹住,亦夢想有一天,我能精研法律學門,為鄉親們,尤其是那些長年處於弱勢的村人,伸張公理正義。

從幼年至今,在人生旅程的每一階段,我總有不同的夢想,而我亦以宏觀、務實、前瞻、創新的理念不斷地充實自己,也不斷地向諸位恩師及長官、同學、同仁們請教,臺灣應如何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如何開創臺灣更為美好的新願景?

我自大學研究所畢業後,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從事政治、媒體與法律教學研究,且擔任主管及單位首長之工作,但沒有一天離開我最愛的教育,且亦在教學與研究之餘,撰寫各種著作發表於媒體或成冊出版問世,其主要的目的是透過「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方式,結交朝野賢豪,考察各國政教風俗,吸取經驗教訓,誠如西方一句諺語:「觀念足以改變世界」,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倒海之事,終有成效之期。我亦深切的體驗到儘管我們的國家或是我們個人即使歷經多少橫逆或任何嚴厲的考驗,只要我們能堅定信心,勇敢向橫逆say no,不畏艱辛,努力向前,我們便能克服困難,共同為我們的國家與人民開創更為美好的新願景,為國家的永續發展與人民的幸福做出更佳之奉獻。

因此,我從一個小學教師做到臺灣大學、中央警察大學教授以及崇右技術學院的講座教授,乃是我這一生在學術生涯中最感榮幸之事。我自民國63年,先後考入臺大、文大研究所博碩班,攻讀法政學術,在諸位學術上皆有頂尖卓越成就大師級的恩師們之指導下,我總夢想有朝一日能像他們一樣在杏壇上擁有一席之地,施展所學,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直到民國74年我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後,我的夢想終於有了初步的實現,我先獲聘於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擔任法政課程教師,後轉入中央警察大學擔任專任教授並兼任警大校長室機要秘書、公共關係室主任、圖書館館長、世界警察博物館館長、全民拚治安論文集總編輯、校務發展委員會執行秘書等行政一級主管十餘年。當中亦曾經先後獲得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政府系及日本東京大學等學府之邀請,前往擔任客座學者,至今仍與彼邦學者們保持聯繫,分享彼此之學術研究經驗,以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並兼任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機關之法規委員會委員及投入社團公益工作,兼任法律顧問等義務性服務工作。

直到民國98年10月,承蒙崇右技術學院董事長林金水先生、校長梁榮輝先生之拔擢,徵得中央警察大學長官之同意下轉入崇右技術學院服務,擔任講座教授、副校長暨財經法律系主任等工作,歷經梁榮輝前校長(現任開南大學校長)、陳啟雄前校長及現任校長俞維昇先生,如今崇右技術學院已通過教育部評鑑,並積極籌備升格科技大學。

我在崇右技術學院7年多來的服務工作歷程中,總覺得,在這面臨少子化的嚴厲大環境中,崇右技術學院之所以能有今日卓越的辦學成就,主要是得力於董事長林金水先生前瞻與創新的辦學理念,結合全校師生員工有規劃、有步驟的共同推動校務革新,配合時代變遷之趨勢,力行系科轉型,並以宏觀的理念,禮聘一流的各科系頂尖卓越之專業名師,如「設計學群」、「影藝學群」、「生活學群」,無論是師資陣容或是教學內容,皆是當前學生最為嚮往學習的優質環境,尤其更能落實在地文化產業合作,並透過優質的教學設備與專業教室的建置,以彰顯學習各科系的教學特色,並能與職場無縫接軌,有效提升畢業後的就職能量。日前,本校視覺傳達設計系榮獲四座2016年德國紅點設計獎,獨冠全國技術學院中獲獎第一名,這不但足以印證崇右學子能學以致用,更突顯本校在設計和影藝學群之優質特色,這也是當前最能吸引學生選擇就讀崇右技術學院最為關鍵之特點。筆者忝為崇右的一份子,對今日崇右技術學院能有如此的辦學成就,亦深感與有榮焉。

教育乃是百年樹人的崇高志業,無論大環境是如何的變遷,我當會秉持著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精神,努力實踐當初投入此志業之理想,因為筆者始終堅信,教育乃是國家力量的總集合,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育出一流的人才以蔚為國用,為臺灣的前途開創一個更為理想的新境界。

恆春古城文化推展協會創辦人黃茂德─觀後感

閱後《突圍,新平庸年代》的思維

有別於台灣以前物資匱乏的時代,黃博士以「新平庸年代」,來描述目前台灣所陷入的困境:紛亂、高物價、低所得、經濟發展停滯、年輕人看不見未來的社會現象。並且以自身成長、攀向人生高峰的歷程,提出突破新平庸年代的切入點,讓我們能夠重新省思: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以及其因應之道。

綜觀全書,以「教育學習、身體力行」做為主軸。教育問題,確實是造成台灣競爭力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而多數學者在探討這個問題,大多聚焦於教育制度,或是教育政策方面,例如:入學制度、十二年國教、技職體系崩壞等等。但這些議題,都不是一般民眾所能深入研究的。而黃博士究其根本,從最基本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入手,以描繪他自小接受來自於父母親與師長的身教與言教,使得黃博士以一個屏東窮苦漁村的孩子,能夠克服萬難,堅持理想,一步一步完成博士學業,甚至獲聘為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日本東京大學客座學者;並且擔任國內多所頂尖學府的教授,以及警察大學教授兼公關室主任、圖書館館長、世界警察博物館館長等職務。令人十分欽佩黃博士的成就,也足以成為青年學子的典範!

書中的第一部到第四部,介紹了黃博士的成長與求學過程,一方面講述其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一方面也是利用這些小故事,來對比目前的社會亂象,強調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人生目標的重要性。例如,黃博士的父親擔任過教師與村長,由於受過較好的教育、個性又耿直,常為村民排難解紛,頗受愛戴;同時,這樣助人為樂的價值觀,也深深烙在黃博士的小小心靈裡。黃博士再對照目前社會的自我主義及享樂主義,「當個人只追求自我享樂,不瞭解甚麼才是人活著真正的價值,價值觀偏差,也就無法為他人付出與犧牲」、「人的價值不在於自己享樂了多少,而在於為多少人做了服務;結局不在於你在乎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因為你的付出使人生更美好」、「父母能給孩子真正億萬家財,不是給他多少錢,而是給孩子好的身教、正確的價值觀,並且訓練他有生存的能力,讓他們可以在一生的過程中好好奮鬥,走在自己想過的生活,才是真正給他們的億萬家財」。

除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從車城小學、恆春中學、一直到輔大、台大,黃博士真是非常珍惜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與師長保持良好的互動、認真於課業,並且深入體會師長的教誨以及書本以外的人生智慧。廣泛的涉獵、培養多元的興趣與能力,從而擇一立為人生目標,堅持到底,絕不放棄。書中提到:「別只抱怨22K,試問哪個時代沒有困局?為什麼只會抱怨?不能身體力行,在陽光下流下汗水,或咬緊牙關,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要怎樣突破平庸的困局,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路,心態才是重要的,有突圍的心,有人生的目標,便能逆轉平庸、開創新局」。

第五部及第六部,黃博士將焦點擴大到家庭關係及社會網路,例如:婚姻、婆媳、社群網路、高齡化社會以及社會公益等等。其中,有關「小確幸」的探討,確實發人深省。我非常贊同黃博士對「小確幸」的看法,「小確幸」不應該是消極、慵懶,甚至是逃避現實、自我安慰;而其本意應該是:不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怡然自得的生活美學。黃博士認為:「小確幸當道,台灣進入平庸年代是必然的現象。年輕人應該認清環境,收拾起慵懶的眷戀,大步向前行,勇敢與世界爭鋒,因為處在這個全球化的地球村、處處講求競爭力的時代大浪潮中,台灣人若不能從曲解的小確幸之錯誤理念枷鎖突圍出來,那將會被時代的浪潮所沖走,跌入難以翻身的逆境」。真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修身、齊家、創業、治國、平天下」向來就是知識分子的抱負。在黃博士「突圍,新平庸年代」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黃博士切身真正地實踐,沒有沽名釣譽、譁眾取寵的詞藻,以一種真切、溫暖、悲天憫人的筆觸,啟迪人心。猶如一股清新的暖流,注入在這資訊爆炸卻又晦暗不清的社會,提供全體國人,特別是年輕人,一個沉心自省,策勵將來的指引,確實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自序─永遠站在歷史正義的一邊

日前筆者又與內子重遊母校臺灣大學椰林大道、醉月湖等校園,舊景雖依在,腦海中湧現出無限的追憶與感懷,而在無意中又使筆者唸出這兩首古人的詩詞,其意境真是百感交集寸管難以形述矣!醉月湖景色幽雅綺麗迷人,那是筆者早年求學時代常與恩師及同學們在課餘之暇,前往憩息並藉以抒發關懷時局之地,在那兒我留下了難以數計的足跡,許下了多少殷切的盼望及美麗的願景,與大夥兒共同度過多少風晨月夕,人生有夢固然是最美,但築夢亦須踏實,「唯有行穩才能致遠」呀!自母校畢業後筆者懷著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施展所學奉獻國家社會,但由於個人經驗智慧有限,努力不夠,因而成就亦不大。如今又重回這個昔日在此許願無數的心靈聖地,怎不令人有萬千的感懷呢?但在醉月湖畔幾近半日之沉思後,亦給了筆者莫大的啟示——人生的旅程本來就充滿坎坎坷坷,而唯有堅定奮進的心誌最後皆會達到理想之目標,以砥礪再奮發打拚的毅力與決心,並藉以激發國人愛鄉護土的高尚情節、發揮生命共同體之危機意識,全民無分朝野團結一致發揮維護治安人人有責的道德情操,重建一個富而好禮、安和樂利的社會,共同開創一個更有希望美麗的臺灣新願景,此乃筆者撰寫本書之初衷。

只要堅持理想目標奮鬥不懈,最後必能克服困難開創美好人生

俗云:「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而行行出狀元,有為者亦若是。筆者有感於目前國家社會正處於急遽變遷,資訊、科技發達一日千里的時代,一個人固然要努力的去追求其事業的成就,但不要忘了我們的社會型態與價值觀已與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誠如一首流行歌的台語歌詞其大略描述:「每一個人都有理想,只是理想不一樣,青年朋友只要不怕艱苦,最後都能達成理想,共享人生的美景。」其實,理想與實際之間往往有若干距離,但只要一個人能堅持理想目標,即使遭遇阻撓困頓亦能不屈不撓的努力奮進,這才是主動積極樂觀進取的人生觀。我們這個社會每一個人只要能秉持這個正確的人生觀,相信必能克服當前社會的不景氣環境,勇敢而快樂的活下去,誠如台灣的諺語:「有風就有雨,有路就有步」,在人生的旅途中往往是充滿坎坷與荊棘的,但只要能堅持理想與原則,最後皆能達到成功的境界。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筆者一九四八年九月三日,出生於台灣的屏東縣車城鄉海口的一個小漁村。現在的墾丁國家公園與國立海生博物館等名勝,皆是我小時候與玩伴們朝夕相處的好地方,車城鄉位於恆春半島,依山傍海,風景綺麗,根據車城鄉誌所載,車城鄉古名為「龜壁灣」,鄭成功統治台灣時為防禦工事需要而築城垣,命名為「梅露城」,「車城」鄉名乃是鄉人為防禦外患而集結牛車於城外而來。車城國民小學是筆者的母校,創立於民前十一年,日前母校舉行建校一百周年時任校長的李明一學長廣邀校友及各界人士回母校慶祝,場面甚為溫馨感人,尤其校友們對李校長能以前瞻、務實、宏觀之理念推動人性化、科技化與鄉土化之教學工作,績效斐然,貢獻厥偉,甚表敬仰,而筆者亦榮獲李校長頒授車城國民小學傑出獎,深感榮幸之至,當與會人士一同唱出:「山川壯麗、海濤奔湧、溫泉洗濯、漁港豐隆,美哉吾校,醉臥其中,良師益友、學正教忠、切磋琢磨、其樂融融、乘風破浪、起舞從戎、為國為民、光祖耀宗、人才輩出、邦國棟樑、繼往開來、發憤為雄」優美典雅之校歌時,一時間又令筆者憶及幼年就讀小學時代在王春木校長、許秀良老師、劉祿德老師、許淵明老師、黃夏茂老師、黃春海老師、王炎奇老師、陳更生老師、陳欽忠老師等,在恩師們諄諄教誨及可愛的同窗們六年間朝夕相處互相切磋功課的生活點滴,至今如影歷歷在眼前令人永遠難以忘懷矣。自從一九七○年負笈旅北迄今,漫長的三十餘載之歲月中,雖因求學後又曾在幾個不同的工作崗位任職,總覺得故鄉的泥土永遠是芬芳的,所謂「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那美麗的鄉土之一草一木永遠是不時的在我腦海中魂縈夢繫。因此諸如〈涼山情歌〉、〈月琴〉、〈落山風〉、〈恆春民謠〉等乃是我最喜歡哼唱的歌曲,因為這些歌曲正是代表鄉人,敦厚純樸之民風與最誠摰的愛鄉情懷之發抒。

教育培植人才以蔚為國用

自一九六四年承惠小學時代恩師劉祿德校長的指導與鼓勵考入屏東師範,接受嚴格的文武合一、術德兼修的三年師範教育,一九六七年畢業後,旋奉派至屏東恆春鎮大平國民小學服務,當時校長為陳明章先生(按陳校長自幼刻苦奮力向上,謙沖自牧,乃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長年奉獻基層學校教育工作建樹良多,尤富熱愛台灣斯土斯民的情懷,甚得師生與各界人士之敬重),由於筆者全心投入培育民族幼苗之工作,深得陳校長之器重與學生的敬愛。而筆者自屏東師範畢業後,迄今四十一年以來,始終沒有放棄我所熱愛的教育工作,我想今後當會堅持這個理想與目標,全心投入學術研究與教育工作,培養更多的具有德、智、體、群、美的國家優秀人才之志業。因此,筆者由此思維考量到,政府今後更應該加強國家法政、財經、軍警、情治、文教等領導人才之培訓與儲備工作,建立更為健全的文官制度,因為未來政黨輪替的現象在我國必然是一種正常現象,所謂「馬上取天下」與「馬下治天下」之人才是有所不同的,政務官與常務文官兩者必須相輔相成,才能使國政推動順暢,而唯有培育更多的具有專業、常任且能嚴守行政中立的文官,才是國家長治久安之計,否則任何政黨執政皆會發生不良適應現象,而常任專業且中立的文官必須靠平時的教育訓練與儲備做起。有關這一點日本與英國等先進國家的文官制度殊值我國借鏡。而有一流的憲法教育才能培育出一流的國民,有一流的國民才能建立一流的政府來為兩千三百萬同胞做最佳的服務,以落實主權在民的理想。因此,今後政府有關當局,尤其是教育部門更應該加強住民的憲法與道德教育,培養國人更為堅定的愛鄉護土之意識,並將民主憲政理念融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因為唯有正確的憲法知識才能深化台灣的民主工程,才能使每一位台灣人民深深的了解到人民才是政府的頭家,彰顯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當家做主的理念,從根本上徹底地袪除殖民統治與威權統治下台灣人民所受心靈創傷之陰霾,激發人民捍衛民主的台灣之高尚情操。唯有具備憲政理念的人才能深深體會到人權維護與提昇的重要性,以獲得愛好民主自由人權這一普世價值與世界潮流的國際友人之支持與認同。

追隨學術大師以精進法政學術研究與教學

筆者於一九七四年在恩師周世輔教授之大力指導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首屆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三研所法政組(於民國八十九年改制為國家發展研究所),當時校長為閻振興先生(曾任教育部長、原子能委員會主委),姚淇清先生為研究所所長(姚先生獲有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法學院院長、教務長、教育部次長),對我們第一屆的研究生關照與培植有加,尤其對筆者期許更深,希望筆者能鑽研憲法與其他關係國家民主化與現代化之學術,以蔚為國用。一九七七年通過碩士論文口試後獲得台大法學碩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約翰‧穆勒自由論與中山先生自由論之比較研究」,論文口試教授為周道濟先生、姚淇清先生、胡佛先生(胡先生係享譽國內外知名的政治學大師,現任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對筆者一向指導與鼓勵有加,筆者在一九九五年所出版的《中華民國憲政改革之研究》乙書,即承惠胡教授頒賜題序,為拙作增添無比光彩,厚植之鴻恩大德永銘五中)。筆者在一九八五年獲得國家法學博士學位後,承惠校長孫震先生(曾任國防部長、工研院董事長)、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賀凌虛先生、周道濟教授等的大力提拔,得以回台大開授憲法、政黨理論與選舉制度等法政專題課程,迄今(二○○九)廿四年來在學期中每週必回台大授課乙次以回報母校厚植之鴻恩大德。一九八八年應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政府系邀請前往擔任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並就如何學習歐美民主發展經驗,以加速我國的民主化與現代化加以深入探討,以供我國未來憲政改革之參考。在美研究學習中,亦不忘為華僑服務,並推動國民外交工作,因而獲得美國紐奧爾良市長辛尼(Sidny Barthelemy)頒授國際榮譽市民證書。回國後除仍在台大任課外,又承惠當時中央警察大學校長顏世錫先生厚植,聘為中央警官學校兼任教師,在警政研究所及大學部開授憲法、政治學等相關課程。一九九二年榮獲教育部頒授正教授證書,當時並承惠國立中山大學校長林基源博士及洪墩謨所長之提拔,得以在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工作並教授法政有關課程。(按洪教授時任中山學術研究所長兼中心主任,後任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其為人也謙謙君子、博學多才,望重士林,甚得學生推崇與敬愛。)而當時中山大學為提升教學研究之品質,與有效做好以學術理論奉獻政府實務單位及工商企業界的交流工作,以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並提升國家之競爭力,因此,特為高雄縣市等南部地區的政府單位或企業工商部門,開設諸如社會科學研究班、行政主管等推廣班,帶動南部地區行政單位或企業高階主管人員在公餘之暇,再投入學術充電的行列之風氣,落實了全人教育與終身學習的教育理想,並有效提升了公務員服務人民的效率與品質。而筆者當時亦應中山大學之聘,請忝為該班有關「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專題課程主講人,而參與該班之研究人員皆是行政部門一時之選,因此於課程之研討中頗能將理論與實務充分融會貫通,以達到訓練高級行政主管人才之預期效果。筆者憶及昔日與同學們研究之點滴,至今十多年來仍令人印象深刻,而更令人深深感受到,教育乃是百年樹人,為培育國家棟樑之才的神聖志業也。同時為回饋母校——屏東師範學院,亦曾應當時先後任校長王家通校長、何福田校長之聘請,回母校教授法學緒論、國際關係等有關法政專題課程,屏東師範創校首任校長為名教育家張效良先生,培育無數基層國民小學教師,對我國師範教育貢獻至為厥偉,現已改制為屏東教育大學。現任校長劉慶中博士,學養卓越,長年奉獻屏師教學研究與行政工作績效卓著,甚得前校長林顯輝博士之肯定與大力之推荐,並獲得廣大校友與各界之支持,此番能膺當導航未來推動屏師教育工作,相信會為廣大屏師人帶來更有前瞻希望的美麗新願景。筆者又於一九九六年榮獲世界光明促進會(聯合國非政府組織)頒授傑出學術與社團服務獎,並接受母校屏東師範校長林顯輝博士頒發傑出校友之表揚。(按林顯輝校長係一位傑出的權威教育學者,為人謙沖自牧,自擔任屏東師範學院校長以來,全心全力投入屏師校務之推展,績效卓著,在全國師範院校體系之接受教育部的評鑑當中,屏東師範在當時林校長卓越領導之下,獲得多項前茅,甚得教育部及各界肯定,今日屏師能改制為教育大學,林顯輝校長之貢獻功不可歿,當會為所有屏師人永遠感念。)一九九七年筆者承惠恩師謝瑞智校長不次拔擢,聘為中央警察大學專任教授兼機要秘書及校務發展委員會執行秘書工作,當時諸如編撰中央警察大學法規彙編、中央警察大學行政業務作業流程彙編、警察百科全書,編纂警政改革建議書,以供上級決策單位參考、獎助優良教師短期赴國外進修、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工作等校務發展之方向與具體做法,皆是筆者基於回饋警大對筆者培植之鴻恩大德,並為提升學校之行政效率與學術研究水準,以落實更為現代化與民主化的警政教育革新所構思而來,並向謝校長提議採行,而謝校長亦能不棄淺見而予以採納,且在謝校長卓越的領導下,有效地結合全校所有師生員工們共同打拚,績效卓著深獲各界肯定。如今謝校長雖已榮退,但其對警大之貢獻是值得我們緬懷與感激的。筆者於一九九八年間雖獲得東京大學聘為客座研究員,因公務纏身,一時雖尚未能成行,但與彼邦學術界人士,亦經常保持良好關係,以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因而能於二○○六年完成《公共關係與警民聯防之研究——以日本警民聯防制度為例》乙書,並承蒙前任警大校長謝銀黨先生惠予賜序,激勵國人發揮維護治安人人有責之道德情操,共同為全民拚治安之工作奉獻心力。

筆者從一九九九年起即連續獲選入世界年鑑中華民國台灣名人錄。二十多年來在台大、警大及有關大專院校教授憲法、民法、政治學、大眾傳播與公共關係等法政有關學術領域課程,充分的體會出憲法的研究與實踐,的確關係著國家的民主發展與民眾的幸福生活至深且鉅。而筆者多年來投入法政有關學術之教學研究工作,對研究這一領域的古今中外學者專家前輩先進們所出版的大作,皆能以最虔誠的心情加以拜讀,並作為筆者進一步研究的重要參考,此對筆者之研究與教學工作助益甚大,尤其更感佩諸師長前輩先進,他們對提升我國法政學術之研究與教學水準之偉大貢獻。而筆者目睹當前的政局亂象,經深入的探討後發現其主要的因素,乃是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憲政制度,中央政府體制權責未能釐清、權責不符之所致,因此如何建立一個真正能符合權力分立與制衡,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並能為國家帶來長治久安的良性政黨競爭之政治體系,實是朝野全民責無旁貸共同思考與努力的方向。而筆者基於一個生於斯、長於斯,及熱愛台灣之情懷與兩千三百萬同胞安危之所繫的道德良知與使命感,因此,不揣譾陋於公餘之暇,長年不斷的針對以上諸問題撰文發表於各有關報章雜誌或學術期刊,以聊表書生關懷國是之區區心願,並激發國人捍衛我民主台灣之高尚情操,而筆者所發表之論文亦頗能引起各界共鳴,當中若干篇已蒙立法院國會圖書館及國史館予以蒐集編印,以提供國會及各界人士參考,誠屬筆者之榮幸也。

潘煥宗─推薦序

牧童變教授分享「吃苦」

中央警察大學專任教授黃炎東幼時家貧如洗,有感於時下年輕人抗壓力差,最近將他從赤腳牧童一路苦讀成為大學教授的歷程出書「從牧童到博士」,以自己的座右銘「橫逆的環境,往往是成功的導師」與人分享。

61歲的黃炎東是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畢業,專攻憲法和政黨理論,24年前取得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博士,在台大、中山大學任教,12年前獲聘為中央警察大學教授,教過的警官難以計數。

「回顧小學、初中那段艱苦的經歷,黃炎東說,幼時住屏東鄉下,清晨四點多起床放牛,吃完番薯籤、野菜配醬油早餐,赤腳穿著麵粉袋縫製的衣褲到學校,中午偷偷「聞」同學便當的肉香。

黃炎東印象最深的是小學老師請他當小老師,送書和文具當獎勵,是另類的半工半讀,因無力支付學費,考上公費的屏東師專,將第一個月領到的米糧和零用金交給爸媽時,覺得好驕傲,「那天吃的晚餐,感覺特別香甜」。

學生時代,黃炎東沒錢買英文輔助教材,「最省錢的方法就是聽當時的美軍電台」,到現在他還常聽ICRT電台新聞,「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不是成天怨天尤人」。

(本文刊於聯合報,2009年7月19日桃園地方版。)

台大法學博士詹景陽─推薦序

拜讀黃炎東老師大作《管理哲學與管理策略》有感

詹景陽 撰

日前接到恩師黃炎東教授的電話,告我以其目前出了一本新著《管理哲學與管理策略》,囑我讀過一遍,並提供一點意見。我輩何能?在學問浩瀚的老師面前,豈能有什麼發人所不能發的意見提出?但師有命,焉能不從?僅能發揮類似考據學家「爬梳」的功夫,以一日為度,佐以清茶一杯,一字一字讀去,權為校對的工作罷了。但思及忝列門牆這十餘年來,所受教益實非淺也。清夜捫思,昔日恩師之教誨,歷歷如昨,充塞胸臆,吾人非鳥獸,豈能無感於心?故謹以讀後感一篇,略述所得(筆者亦忝為管理學院之畢業生),並綴以從遊於老師門下之日所發生之生活點滴,其盈充於懷者,述之筆墨。往昔已矣,不復可追,僅能聊發為一文,以誌此一段師生之緣並賀老師新作之梓行。

我之受教於黃炎東老師乃是在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班的課堂上,斯時老師為中央警察大學專任教授,但在自己的母校台大兼課(按:老師為台大法學碩士,為本所之第一屆學生,民國63年老師入學之年,恰為筆者出生之年,大學長與小學弟其師生緣分有奇情若此),開設若干法政相關課程。我以此機緣修讀數門老師所開設之課程,可能是因與老師氣性相投之故,在課堂中數次被老師任命為班代表,協助同學處理修課之講義暨其他相關事宜。也因此有了進一步聞老師之謦欬的機會。老師在學術上嚴謹而不苟且,可是在為人處事上卻爽朗而熱情。常招致修課同學至其寓所之內,大家就一修課主題,暢所欲言、縱論古今,如何之書生意氣、豪氣干雲也!同學們的討論往往因學植過淺,失之於簡;或因天馬行空,失卻焦點,但老師總是能適時地對同學略加點撥、導正,使討論或深入、或聚焦,使同學們咸感受益良多,因此來修課者總是極多,真可謂「立雪程門實多士,吾道不孤頗有人」,信不誣也。

我於碩士班畢業後,於某中學代課,亟思有以上進者,意欲報考本所之博士班,故請益於老師。老師對我之有上進之心,極為嘉許,並允為我撰寫推薦函。不久我幸運地以第二名的資格錄取為博士班的新鮮人(當年考生共49人)。老師得知後,其興奮雀躍之狀,宛若自己考取一般,從中可見其對學生關愛之深、操心之切、用力之勤,一至於斯!

後來我一方面就讀於博士班,一方面在東部的高中任教。每至北修課,若得餘暇,輒與老師聯絡,或在老師家中小坐,求學問道、敘往論今;或擇一小餐館同桌共食,析時論世、月旦臧否。直如沐於春風之中、坐於黌宮之內也。老師之為學向稱精深博洽,從其隻言片語中,往往能得到醍醐之溉,啟我學術之靈光。日後我能順利地取得台大法學博士學位,與此一時期內之常與老師析學論道、斟酌精微,殆大有相關焉。

老師多年來即已著作等身,其研究範圍從法律學、公法學、地方自治、政黨政治等為主。近年來老師不辭蕪雜,治學另闢蹊徑,一頭栽進管理學的領域。此因無他,蓋老師歷任各行政要職(中央警察大學圖書館暨世界警察博物館館長、公共關係室主任、崇右技術學院副校長暨財經法律系系主任等),深諳管理哲學之理論與實務,理論不能捨實務而獨生,二者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因此老師即發憤著成此書:《管理哲學與管理策略》,希望能帶給理論界(學界)與實務界(企業及政府部門)一嶄新之管理哲學觀點,以有所裨益於社會。此書以東、西方之管理哲學理論為經,我國各大企業家之成功案例為緯,述各家管理哲學理論之梗概,並以之比附運用於實際成功之案例,爰為一新人耳目之良構也。然而老師的視野、識見遠不止於此,在書中另外分析了管理哲學在兩岸及全球化架構下之運用,並進一步論及組織衝突、危機管理、公共關係及人力資源開發策略等相關主題,披沙檢金、鉅細靡遺,誠一包羅萬象、疏密有致之著作也。以今日臺灣身處於全球化底下,捨經貿則不能立國已是國人之共識矣。因此不論是政府或企業界、學界,對於全球化所帶來的各種在管理上所遭遇的挑戰,非但不能等閒視之,尚且需將之置於國家發展、企業生存與學術進步之首要之事。值此國家競爭力已被各國視為「重中之重」之今日,我國欲提昇國際競爭力,則管理哲學與夫管理策略之書,豈可置之而不讀?讀之而不行尚且無益,更何況乎不讀哉?不論處於產、官、學界何地位,若能讀而行之,則相信於我國家競爭力之提升將大有助益焉。

我輩不敏,對於己所不甚熟習之學術領域不敢妄置一詞,僅敢以一學生或一普通讀者的身份,就其所讀,發其所感。有感曰:「欲寫出一部良言美構之佳作洵非易事,太專精深入則如陽春白雪,僅有少數讀者能讀之、和之,對社會之影響力不能見其大;太過簡約粗放則不啻下里巴人,引車賣漿者流人人能解,則於學術之發展不能見其貢獻。必也理論與實務兼具,深淺錯落有致,有高山可探焉,有淺水可溯焉。於淺學者能使其啟發之、深入之;於已窺門徑者能浸潤之、涵養之,則此為好著作矣,而老師之此大作信能當之」。

本文寥寥一二千言,不能盡筆者於老師的腦中、書中與為人處事中之所得於萬一,筆者此數年來雖終日奔競以食人俸祿,然不敢一日或忘恩師之教誨:「博士學位取得之日起並非學術事業之終結,而是開始」、「學術事業乃名山之業,貴在『廓然大公』與『為知識而知識』的知識份子情操,學術不是拿來為稻粱謀的敲門磚,因此必須慎重來加以對待。」因此,筆者於畢業後,不敢一日不讀書,一旦行文則不敢妄發一言,強不知以為知或穿鑿附會、鑿枘事理,此皆有背於恩師之教誨也。人生而得一良師宛若黑夜之有明燈指路,昔人所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庶幾近之。黃師雖非仲尼,我亦不敢以孔門人自喻,但師生之情,兩相涵詠、洽悅,亦實人生一樂也。是為感。

(本文作者詹景陽為台大法學博士,曾受教於黃炎東教授。)

(本文刊登於臺灣時報──臺灣文學專欄,2012 年5月1日。)

為理想而奔馳──一個大學教授的夢-封面:博客思網路書店為理想而奔馳──一個大學教授的夢-封底:博客思網路書店

登入會員,才能使用此功能 
  1. 單筆購物2000元以下,運費100元;單筆購物2000元以上免運費。
  2.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若您發現購買的書籍有瑕疵,麻煩請您留言或是電話詢問後續處理方式。
  3. 商品換貨時,麻煩請您留下購買書籍的郵戳或是收據做為憑據。
  4. 若需要團體訂購,我們有專人服務。來電請洽博客思出版社:
  5. 電話:02-2331-1675 / 傳真:02-2382-6228 / 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8:00
留言與分享:
會員登錄
正在載入,請稍候...
用戶名:
密   碼:
驗證碼: 看不清?點擊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