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首頁 > 如何投稿出書 > 師儉堂《明清科考墨卷集》蘭臺出版社出版了

師儉堂《明清科考墨卷集》蘭臺出版社出版了

來源:博客思出版社 作者:編輯部slience 時間:2014-04-18 人氣:

曠古絕今---明清史料大發現!

師儉堂《明清墨科卷考集》──蘭臺出版社出版了!

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起始於隋,確立於唐、發展於宋、成熟於明;明、清兩朝是中國科考制度的鼎盛時期。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興學校、辦教育,延綿千餘年的科考制度宣告廢止。

明清時期的科考制度沿襲並發展了唐宋元的考舉制度,讀書人首先要接受本縣知縣主持的縣試,縣試通過後,參加由本府知府主持的府試。府試及格後,取得了童生的身份,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明清兩朝的科舉以進士科最為重要,其考試分為三級四試。即府、省、中央三級,院試(考秀才)、鄉試(考舉人)、會試、殿試(考進士)。院試又分為歲試和科試,歲試就是所謂的童生考秀才,歲試成績優秀者可以繼續參加科試。科試通過之後,才能參加鄉試。鄉試一般在京城或省城舉行,三年一次,通常在子、卯、午、酉年舉行,考期都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稱「秋闈」。會試和殿試是最高等級的科考。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所以又稱「春闈」。在鄉試或會試之後,應試人的原卷(即墨卷)須交給專人謄錄。謄錄人必須用硃筆謄寫後,才能送考官批閱,以防作弊。用硃筆謄寫後的考卷叫硃卷。在考中之後,士子也可以將自己在考場中寫的文章刊印贈人,也稱硃卷。

福建省莆田市,即明清時期的興化府(下轄莆田、仙遊兩縣)。興化府地處福建中東部。地靈人傑,素有文獻名邦之稱。興化歷代上出過十八位狀元,一千七百多位進士。宋高宗年間(1127-1162),某年殿試,第一、二名都是興化人,年紀最大和最小的都是興化人。高宗問其究竟,答曰:「地瘦種松柏,家貧子讀書。」口齒繁多,而耕地稀少且貧瘠,稍有條件的人家讓子弟拚命讀書,在科考中尋求出路。興化府的林姓,自唐代以後,就出了狀元一名(明代,林環),探花二名(唐代,林宏泰;明代,林文),進士四十八名(唐代十五名,北宋十名,南宋三名,元代二名,明代十八名)。筆者的先祖林環,明永樂四年(1406)狀元(《永樂大典》的主編之一);先祖林雲同,明嘉靖五年(1526)二甲第六十九名進士,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先祖林廷陞,明萬曆八年(1580)三甲第九十九名進士,官至廣西按察使兼兵備副使。科舉場中的士子,常常把場屋中的試卷、尤其是進士們的卷子視為楷模,爭相傳抄,書商也借機刊刻,以期牟利。為了便於教導子弟,讀書人家,特別是經由科舉取得功名的官宦家庭,往往為搜集收藏名家試卷而花費其心思精力。明清時期興化林氏家族,藏書頗富,其中包括大量的場屋卷子。而這些卷子,以《師儉堂彙文》最豐富。「師儉堂」,明末福建建陽蕭氏書肆之堂號。據朱水順等《福建古代刻書》考:「師儉堂堂主為蕭少衢、蕭騰鴻」。據我們所知,蕭氏兄弟在世及後世都沒有刊刻過《師儉堂彙文》。數百年間,歷經戰亂水火,《師儉堂彙文》及其他明清科考試卷始終藏於福建莆田明代按察使林廷升氏遺留下來的老宅。二○○五年,莆田舊城改造,按察使宅亦在拆遷之列。編者將《師儉堂彙文》及其他明清科考試卷、藏書,裝箱運至杭州寓所。雖然時代久遠,零落散亂,或有殘缺,細心辨認,仍然可以窺其原貌,數量之巨,品質之好,天下難得。二○○八年之後,編者著手整理先人所藏《師儉堂彙文》及其他明清科考試卷,經過四年的努力,終於完成,合《師儉堂彙文》及其他明清科考試卷為一書,名之曰「明清科考墨卷集」。全書多達五千兩百三十一篇(包括六百三十四篇手抄稿),一百一十九卷。

整理過的《明清科考墨卷集》,在不更動文字原貌的前提下,對殘損之處略作技術處理,呈獻在讀者面前的是一部精美的中國明清科考文獻讀物。此書有以下特點:

1、所收科考墨卷多達兩萬餘葉,書品基本完好。

2、所收科考墨卷涵蓋的時間長:本書最早的科考墨卷是明明洪武初年,最晚的是清光緒末年,長達五百多年的時間。

3、所收科考墨卷涵蓋的地域範圍廣:本書收集的科考的墨卷所涵蓋的地區包括今天的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遼寧等共達18個省、市。

4、所收科考墨卷層次高:本書所收集的科舉考卷包括魁卷、硃卷、闈卷等。其中有縣、府舉行的院試科舉試卷,也有一些難得的狀元卷、榜眼卷、進士卷。

留言與分享:
會員登錄
正在載入,請稍候...
用戶名:
密   碼:
驗證碼: 看不清?點擊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