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首頁 > 博客思網路書店 > 宗教民俗 > 道教生命文化研究析論

道教生命文化研究析論

作者: 張美櫻
道教生命文化研究析論

登入會員,才能使用此功能 

出版社:蘭臺出版社
書籍原價: 350
優惠價格:35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出版時間: 2013月2月
ISBN:978-986-6231-58-2
人氣:

道教生命文化研究析論-序

你所知道的道教是什麼?或是提起道教你會想起什麼?這些年在佛光大學宗教系,每次的道教概論第一週課程介紹時,總會問學生這個問題,學生的回答通常是迷信、符咒、養小鬼、降頭、八卦、抓鬼、神仙等答覆。這些答案中有些是誤將民間信仰歸於道教,有些是道教符號的反射性呈現,有些則是身處現代社會對道教的刻板印象。通常我會再問一個問題讓學生腦力激盪一下,這個在現代社會被一般民眾視為迷信的宗教,為什麼還存在?就像民間宗教被討論時都容易歸諸於迷信,但是每年春節的新聞一定少不了民眾搶頭香和各大廟宇人山人海的進香畫面,更別說大甲媽祖繞境活動,動輒百萬以上人次的參與。

和民間信仰一樣,是被現代人的理性歸諸於迷信的信仰,卻又滲透在我們的生活內容中,這就是道教在現代文明中的實況。魯迅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李約瑟說中國人如果沒有道,就像大樹沒有根一樣。在現代社會道教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定不會是如同大陸學界所著重的因為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而是這個宗教在現代社會,給了人什麼樣的資源,使其仍受信仰?此資源是經過幾千年時空之陶冶融鑄積澱而成的文化資產,這個文化資產進入現代社會,讓人們用頭腦說他是迷信,心卻向著道教投射他們的希望。

現代社會的人們對道教託付什麼希望?對於這些人們所託付的希望,道教能不能提供更清楚與明確的論述和現代社會對話?這些問題,在這些年的道教相關課程教學中,時常縈繞在腦海中。這個宗教從我還是一個看不懂他的研究論文的碩士生開始,到自己成為對學生講述他有哪些文化內涵的宗教系老師,一直陪伴著我,也一直為我所關注。但是就像宗教系在台灣高教體系中所面臨的招生問題,學生們或學生家長會懷疑,宗教系畢業可以做什麼?讀那個有什麼用?一樣,道教在現代社會也一直被誤會,學習道教的文化、了解道教的文化,有什麼用?甚至於道士本身也會自卑於自己所屬的宗教不像世界三大宗教那樣被崇敬,他們不像其他宗教師那樣為信徒所敬重,在社會有一定的發言權和影響力。

為了研究與教學,這些年來我學習了醫術以外的術數,也在教學中觸及道教各個文化層面的內容,並接觸道士團體,學習基本科儀。從旁觀者及學習者的角度而言,我覺得道教是非常美的文化,內涵著豐富的生命文化內涵,這些生命文化內涵背後有著古人對生命的深刻體認及象徵性表述,同時也融貫著言語無法盡言之不可言說的生命創造力。也正是此一生命創造力,讓現代人頭腦不相信,心還是投射希望於道教,因為開創生命是人的本能,所以二千年來道教在佛教強勢而嚴整的教團組織與義理系統的競爭下,仍然為民眾所接受,因為道教對於現世生命有著更多的肯定與支持,可以說道教文化的核心是對於生命的關懷。

道教對於生命的認知,包含了天人兩部分,在天的部分以道為生命本原,無限的道為生命無限提供了希望的保證,人的部分強調人對自身生命開創的責任,簡單地說,道教的生命文化核心即是天人合一概念的展現,生命開創的奧祕就在天人之間,人必須了解天是什麼?人是什麼,人在天人之間,該做什麼?在開創生命的過程中,人有著清楚的責任與功課,那是可具體操作的,生命的提升就是生命的修煉,生命的承擔也是生命的修煉,這些都可落實到具體的生活中,對應於生活起居與思想行為各層面,對現代人而言,這些生命認知與生命承擔,仍有生命智慧的汲取價值。

道教生命文化的撰寫,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開始,隨著宗教系、生命與宗教學系,在佛光大學的教學單位中結束,對於道教的教學也將隨著學生畢業而暫告結束,另一個開始是如何將道教的生命文化予以適切的詮釋,讓現代人運用於其生命開創的實踐中,在繁忙而快速的現代社會中,讓無限的大道,潤澤有限人生。從現代的觀點看,道教所追求的生命是樂活的生命,樂活此一全球新興的生活型態及生命態度,其精神在道教已經實踐數千年,道教文化的內涵對現代人而言,有其轉化應用的可能性,如何詮釋?如何轉化應用?使道教文化能應用於未來與樂活產業?這本書是這些探索的開始。

壬辰年癸丑月張美櫻誌於佛光大學德香樓

道教生命文化研究析論-內容簡介

天人合一 本著以道

道教的生命文化內涵,以天人合一為核心,本著以道為本原的宇宙觀,藉由易學、陰陽五行之理,展現天道無窮的變化規則,在氣的運化中,體現人與天道之間既統一又獨立的同構關係。天人之間的差異代表人與道的分離,天人之間的同構,代表人與道的和合,人的生命從受開始與道分離,從出生開始即走向與道和和的生命旅程。道教的生命文化基於生命結構的認知天人同構,從而認為由天道知人道,因而有繁複多元的生命預測術,體現天人之道,繼而以生命養護、生命救濟確保得以進行生命修煉,與道同合真回歸大道。

道教生命文化研究析論-作者張美櫻簡介

張美櫻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領域

道教文學、道教養生、道教術數、道教文化、道教經典、公羊傳

著作

《列仙、洞仙、神仙》三仙傳之敘

述形式與主題分析

<重陽立教十五論中的養生觀>

道教生命文化研究析論-目 錄

序 003

第一章 緒論 010

一、研究動機、目的與範圍 010

二、道教生命文化的呈現 011

三、天人合一為道教生命文化的核心思想 013

四、章節內容 016

第二章 道教的生命結構 020

第一節 生命的來源 020

一、道為萬物之母 020

二、氣為萬物之始 023

三、人的起源 026

四、人的孕育 028

小結 036

第二節 生命的要素 038

一、形神通於氣 038

二、形神相依 040

三、形氣神相互作用的生命特質 042

四、形神相合的生命認知 046

五、五臟的重要功能 050

小結 053

第三節 生命的運轉 055

一、人體生理發展的認識 056

二、由先天轉後天的兒童期 059

三、後天主導的成年期 061

四、衰老與死亡 064

小結 068

第三章 道教的生命預測文化 072

第一節 生命預測的理論基礎 072

一、易學 073

二、陰陽五行 076

三、天人合一 084

四、天人感應 088

小結 091

第二節 生命預測的術數系統 094

一、堪輿 095

二、占卜 101

三、日辰 105

四、占星 108

五、星命 113

六、靈籤 118

七、辨兆 120

小結 122

第三節 生命預測術中的生命智慧 124

一、盡人事依天道 124

二、《靈棋本章正經》中的生命智慧 129

三、紫微斗數命盤的生命智慧 133

小結 139

第四章 道教的生命養護文化 142

第一節 道教的生命養護觀 142

一、元氣論 142

二、自養觀 146

三、身心雙養 149

四、眾術合修 154

小結 157

第二節 道教的生命養護方法 159

一、守一 159

二、存思 163

三、導引、按摩 168

四、吐納服氣 172

五、服食 175

六、房中 177

七、起居 181

小結 184

第三節 道教的生態保護觀 186

一、三才共生的生態保護意識 186

二、保護生態即為修道 190

三、「天父地母」的生態保護意義 192

四、慈心於物的生態保護實踐 197

小結 201

第五章 道教的生命救濟文化 204

第一節 危害生命的因素 204

一、疾病 205

二、承負 210

三、注連 216

四、塚訟 220

五、自養有虧 224

小結 228

第二節 生存的救濟方法 232

一、醫療 232

二、科儀 239

三、符咒祝由 247

小結 253

第三節 死亡的濟渡 254

一、黃籙齋 254

二、施食煉度 260

三、血湖 266

小結 270

第六章 道教生命修煉文化 272

第一節 生命修煉的理論基礎 272

一、人皆有道性 272

二、外丹修煉的理論基礎 275

三、內丹修煉理論基礎 284

小 結 288

第二節 生命修煉的身心操作 291

一、外丹的身心鍛鍊 291

二、內丹的身體操作 294

三、內丹的心理運作 299

小 結 308

第七章 結 論 310

引用書目 317

一、古典文獻 317

二、收入於《正統道藏》道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年) 318

三、其他道經 322

四、專著 322

道教生命文化研究析論封面-博客思網路書店

道教生命文化研究析論簡介-博客思網路書店

道教生命文化研究析論目錄-博客思網路書店

登入會員,才能使用此功能  
  1. 單筆購物2000元以下,運費100元;單筆購物2000元以上免運費。
  2.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若您發現購買的書籍有瑕疵,麻煩請您留言或是電話詢問後續處理方式。
  3. 商品換貨時,麻煩請您留下購買書籍的郵戳或是收據做為憑據。
  4. 若需要團體訂購,我們有專人服務。來電請洽博客思出版社:
  5. 電話:02-2331-1675 / 傳真:02-2382-6228 / 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8:00
留言與分享:
會員登錄
正在載入,請稍候...
用戶名:
密   碼:
驗證碼: 看不清?點擊更換